什麼是Lo-fi?從起源到成為療癒音樂的代名詞

在無數“讀書音樂”與“chill beats”播放清單中,你一定看過 Lo-fi 這個詞。但 Lo-fi 究竟是什麼?為什麼它會成為現代人放鬆、專注、療癒心靈的最佳選擇?
Lo-fi 的定義:Low Fidelity 的簡稱
Lo-fi 全稱為 Low Fidelity,意指“低保真度”。與 Hi-fi(High Fidelity,高保真)相對,Lo-fi 的錄音並非追求極致清晰,反而保留了環境雜音、膠帶沙沙聲、黑膠唱片轉動聲,這些被視為瑕疵的聲音,恰恰帶來人性化、溫暖、懷舊的氛圍。
舉例來說,在一首 Lo-fi 曲子裡,你可能會聽見:
- 下雨聲、街道車流聲
- 翻書、寫字的環境音
- 復古鋼琴或爵士吉他的簡單旋律
- 節拍機般穩定的 Hip-hop beat
這些元素堆疊在一起,形成獨特的放鬆感與空間感。
Lo-fi 的音樂風格與起源
Lo-fi 並不是最近才誕生的風格。早在 1980 年代,美國獨立音樂圈就已出現 Lo-fi 這個詞,當時用來形容那些用簡易錄音機製作、帶有粗糙雜音的地下音樂,像是 Pavement、Beck 等音樂人都曾被貼上 Lo-fi 標籤。
然而,今天人們說的 Lo-fi,多指 Lo-fi Hip-hop。這種風格融合了:
- Old-school hip-hop beat(90年代嘻哈鼓組)
- 爵士樂和靈魂樂取樣
- 溫暖的和弦進行
- 穩定的 BPM 節奏(通常在 60-90 bpm)
為什麼 Lo-fi 讓人感到療癒?
1)熟悉感與安全感
Lo-fi 中的環境音,像是咖啡廳背景、雨聲或街道聲,營造出身處真實空間的感覺,降低孤獨與焦慮。
2)簡單重複的旋律
不複雜的和弦與旋律,讓大腦放鬆,進入專注或休息狀態。
3)節奏穩定
與一般流行歌相比,Lo-fi 的鼓組沒有大起大落,也少有歌詞,減少分心。
Lo-fi,不只是音樂風格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
Lo-fi 之所以風靡世界,是因為它回歸了音樂最真實、最質樸的本質。沒有過度製作,沒有聲音的完美主義,只有最貼近人心的溫暖音色,提醒我們:不完美,正是生活最美的樣子。